旷烨,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研究,在气溶胶吸湿增长与活化观测仪器研发和观测方法、气溶胶吸湿增长与活化的物理机制、化学影响和辐射效应等方面取得系列创新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暨南大学科学青年人才托举项目第一层次等,累计获得项目总经费超过250万元。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在大气科学和环境科学领域著名期刊比如ES&T、GRL和ACP等发表文章26篇;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4项;以第四完成人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
教育经历
1. 2012-09至2017-06,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博士 (获批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 2008-09至2012-06,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学士
工作经历
1. 2023-10至今, 暨南大学,环境与气候学院,研究员
2. 2023-03至2023-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大气学科兼聘
3. 2020-10至2023-10,暨南大学,环境与气候研究院,副研究员
4. 2017-10至2017-12,德国马普化学所,访问学者
5. 2017-08至2020-10,暨南大学,环境与气候研究院,讲师
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主要关注气溶胶吸湿与活化过程及其环境与辐射效应。空气中的液滴,包括霾滴、云滴、雾滴、雨滴,是大气环境、天气气候过程的核心。而我的方向主要围绕空气中的液滴及其环境与气候效应展开,主要关心液滴的增长(吸湿增长、活化、碰并)及其大气化学(气溶胶多相化学,云雾化学)和辐射影响(气溶胶—辐射相互作用,气溶胶—云—辐射相互作用)。因此,我们研发仪器,观测霾聚霾散,追云逐雾,探索大自然中风起云涌、云卷云舒的奥秘。具体研究方向主要包括:
1.气溶胶吸湿增长与活化物理机制
2.云雾微物理与云雾化学的耦合机制
3.气溶胶和云雾滴多相反应及辐射效应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环境气溶胶相态变化特征及其大气环境效应研究》,2019-01-01至2021-12-31,26万元,结题,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基于挥发性和氧化程度的有机气溶胶吸湿性参数化研究》,2022-01-01至2025-12-31,58万元,在研,主持。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气溶胶宏观热力状态观测系统研发和前沿应用》,2025-01-01至2028-12-31,48万元,在研,主持。
(一)论文
1. Qiao, H., Kuang, Y.*(通讯), Yuan, F., Liu, L.*, Zhai, M., Xu, H., Zou, Y., Deng, T., and Deng, X.: Unlocking the Mystery of Aerosol Phase Transitions Governed by Relative Humidity History Through an Advanced OutdoorNephelometer System,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51, e2023GL107179, https://doi.org/10.1029/2023GL107179, 2024.
2. Kuang, Y., Xu, W., Tao, J., Luo, B., Liu, L., Xu, H., Xu, W., Xue, B., Zhai, M., Liu, P., and Sun, Y.: Divergent Impacts of Biomass Burning and Fossil Fuel Combustion Aerosols on Fog-Cloud Microphysics and Chemistry: Novel Insights From Advanced Aerosol-Fog Sampling,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51, e2023GL107147, https://doi.org/10.1029/2023GL107147, 2024.
3. Kuang, Y., Huang, S., Xue, B., Luo, B., Song, Q., Chen, W., Hu, W., Li, W., Zhao, P., Cai, M., Peng, Y., Qi, J., Li, T., Wang, S., Chen, D., Yue, D., Yuan, B., and Shao, M.: Contrasting effects of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 formations on organic aerosol hygroscopicity, Atmos. Chem. Phys., 21, 10375-10391, 10.5194/acp-21-10375-2021, 2021.
4. Kuang, Y.; He, Y.; Xu, W*.; Yuan, B.; Zhang, G.; Ma, Z.; Wu, C.; Wang, C.; Wang, S.; Zhang, S.; Tao, J.; Ma, N.; Su, H.; Cheng, Y.; Shao, M.; Sun, Y*., Photochemical Aqueous-Phase Reactions Induce Rapid Daytime Formation of Oxygenated Organic Aerosol on the North China Pla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20.
5. Kuang, Y., Zhao, C., Tao, J., Bian, Y., Ma, N., and Zhao, G.: A novel method for deriving the aerosol hygroscopicity parameter based only on measurements from a humidified nephelometer system, Atmos. Chem. Phys., 17, 6651-6662, 10.5194/ acp-17-6651-2017, 2017.
(二)专利
旷烨,薛彪,许汉冰,一种气溶胶—云雾综合监测系统,专利号:ZL202210546127.8
赵春生,旷烨,刘宏剑,赵罡,一种气溶胶散射吸湿增长因子的测量系统,专利号:ZL201620467260.4
(三)奖励
2019年,教育部高等学校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排名:4/4。
2017年, 北京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本科生课程:《环境与气候变迁》,参与
研究生课程:《大气物理学基础》《高等大气物理学》等,主讲
RACE(Radiative effects of Aerosols in Climate and Environment)研究组,主要关注气溶胶吸湿与活化水汽相变过程和相应化学过程对气溶胶—辐射相互作用和气溶胶—云相互作用过程的影响以及相应气溶胶直接和间接辐射效应机制。
欢迎联系加入RACE研究小组, 无论你的本科方向是水、土,还是其它方向,不用担心,我将为你创造学习编程、学习仪器研发、学习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专业知识的良好环境,推动你从以“记”为主的学习方式向以“思考”为主的学习方式转变,助你毕业时既有“学问”,也有一技之长~
当然,如果你是大气科学相关的本科专业,我心欢喜~
如果你是环境与气候学院的本科生,恰好你也对云物理、大气化学、大气辐射、编程、仪器研发等感兴趣,欢迎联系,我们或许可以一起做一些有趣的创造~